文章最後更新於 07/01/2022 by aillynotes
網站創立以來,除了定期分享文章,身為創作者不時會有一些時刻或小小成就想跟讀者或同為創作者分享。藉由這篇文章,分享網站在2022年Q1發生的重要的事件、Q2及未來的文章方向,希望讓正在收看的你了解未來可以期待看到什麼內容,進而決定是否按下追蹤或贊助鍵。

2022年Q1達到的成果
#1 追蹤者增多
網頁訂閱的人數上升其實不快、成長比較明顯的是FB 粉專上的追蹤人數。目前即將超過5,500人追蹤!雖然不是爆紅等級的一次幾萬、幾十萬增加,但想到有超過5,500人在看到我的某一篇文章或分享,決定未來也想看到類似的內容按下Follow,就覺得非常開心也有被肯定的成就感。
若以下一季度或2022整年度目標而言,當然會希望能達到類似:FB破10,000人、網頁瀏覽人次破1,500,00(2022年4月中是超過1,300,000瀏覽次數)等目標,但更最重要的是希望完成更多能解決讀者需求、創造更多價值給目前及未來收看的讀者們。
Aillynotes 艾莉美國生活&稅務筆記 | Facebook
#2 單次贊助&定期贊助會員功能上線
大概在2022年3月底時,我才開始使用Buy Me A Coffee的贊助服務 Aillynotes (buymeacoffee.com) 。其實以前就有看過其他Blog有使用這個服務,但我一直都沒開始。主要是因為沒有把握是否有人真的會贊助,所以等到創立都快2週年的最近才開始設定自己的頁面。沒想到開啟之後都不時會收到讀者贊助跟留言,大大出乎自己的意料也非常感謝(雙手合十)。
同時身為創作者、跟其他Content creators的讀者,我完全可以想像讀者在點開贊助頁面、到最終完成贊助流程,中間都可能會經過幾次的考慮才會最終完成。所以真的真的非常謝謝收看到這裡的你/妳、和每一位贊助者,未來我也一定會讓收看文章的價值,例如:閱讀完省下的時間、省下的稅款、賺到的各種回饋等,大大超過我所收到的贊助金額!目前的兩種贊助方式:
1. 單次贊助 $5
一次性的贊助我一杯咖啡($5 USD),其實就很類似打賞制度,鼓勵我之前創作的文章並讓我有更多資源可以持續創作新文章。
2. 定期贊助會員 每月$5或一年$60
每月$5定期贊助、或是一年期$60定期贊助會員。也因為想回饋願意相信我、並願意長時間贊助我的會員,目前是規劃讓定期贊助會員提供近期最想了解的議題,我會優先撰寫相關文章。
而Buy Me A Coffee的服務也包含可以發Group message給所有贊助者、或定期贊助會員,所以未來也可以思考是否將提供會員專門閱讀區(就跟YouTube訂閱會員很類似);如果大家有任何想法,也歡迎留言或Email給我讓我知道。
#3 主題明確,找到自己近期的Niche Market利基市場了
雖然在創網站之初,我就看過很多的關於創立網站跟個人品牌的分享,其中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找到自己的Niche Market(利基市場)。其實就是找到自己在行、雖然可能小眾、但就是個人能有長足發展且獨特的領域。只要持續耕耘經營,就可能獲得讀者信任與增強品牌意識(以我的例子而言,就是如果想找美國稅務的中文解釋,第一個就會想到Aillynotes這樣)。
但我一直不算有照做。其實都是將生活中有遇到的困難(也就是我自己也需要花時間查詢)、或是我的自身專業(美國稅務)中,很想分享給大家、避免不小心有稅務錯誤導致有罰款的內容整理成文章。但也因為這樣的寫作style,部落格中的文章雖然大致可以歸類為:海外台灣人、尤其是在美國的台灣人都推薦必讀的文章。但仍不免涵蓋內容太廣,沒有單純針對:美國稅務的內容做專攻網站。
但就在最近,我找到自己覺得很有價值、且近期可能不會有其他人分享&撰寫的系列文章:美國退休、台灣退休的系列規劃文章。
3-1. 美國退休規劃(保留或領取台灣資產)
網站的讀者、或是我自己,都有不時往返台灣跟美國的需要。也因為兩邊都還保有資產或家人也在,所以常有:如何用最方便划算的方式保留郵寄地址、戶籍(保留或恢復戶籍)、或手機的需求。如果決定未來的經濟生活重心在美國,目前已經整理好:低成本保留台灣手機門號、台灣網站可以刷海外信用卡清單、幫台灣家人購買保健品、生活用品方式等文章。
以下是我目前已經撰寫完成的:主要生活重心在美國、台灣資產與帳戶處理等相關文章,這部分完成度較高,大約再補上幾篇文章就可以大致滿足多數人的需求了。
台灣手機保留
- 延伸閱讀:台灣門號保留:中華電信預付卡、台灣大哥大、台灣之星、亞太月租
- 延伸閱讀:最高免費試用30天5G:中華電信、台灣之星、亞太、台灣大哥大、遠傳
- 延伸閱讀:中華電信預付卡新服務:每半年自動加值$50、延長180天期限避免門號遺失
- 延伸閱讀:台灣門號低成本保留法:中華電信預付卡轉台灣之星0月租費(海外簡訊)
可以直接用美國Debit Card在台灣提款、或用美國信用卡直接在台灣購物
- 延伸閱讀:美國匯款台灣、美國轉帳、台灣ATM提款:免手續費、國外交易費銀行整理
- 延伸閱讀:美金匯回台灣:花旗 Citibank 全球速匯、海外匯款回台灣線上操作方式
- 延伸閱讀:海外/美國轉帳到台灣:PayPal&西聯匯款轉帳方式&手續費分析
- 延伸閱讀:美國Fidelity 金融卡台灣ATM提款實測:無手續費、VISA匯率、提領流程
- 延伸閱讀:台灣網站可刷海外信用卡清單:20個可海外下單、台灣收貨的生鮮購物網站
- 延伸閱讀:台灣網站可刷海外信用卡:10個海外人士購物或送禮網站(含生鮮日用品)
台灣的健保、除籍、國民年金、台灣所得稅議題
- 延伸閱讀:旅居海外台灣人:台灣的戶籍跟健保相關規定(復保/停保/除戶籍/恢復戶籍)
- 延伸閱讀:海外台灣人需要繳納國民年金嗎?不繳國民年金會有罰款嗎?戶籍影響
- 延伸閱讀:台灣戶籍被遷出/或除籍的影響:健保、國民年金、地價稅、投票權、扣繳稅
- 延伸閱讀:健保快易通:登錄COVID-19疫苗紀錄、查詢PCR檢測結果、退保復保
- 延伸閱讀:美籍台灣人 Work From Taiwan的稅務議題(90天, 183天解析)
- 延伸閱讀:海外收入需要報台灣稅嗎?台灣繳的稅可以回美國抵免嗎?
- 延伸閱讀:Work from Taiwan 台灣人遠距工作-外國公司的台灣稅務議題
3-2. 台灣退休規劃(保留或領取美國資產)
另一個方向就是考慮最終回到台灣,有可能是工作幾年後綜合考量決定回台灣發展、也有可能是退休後決定回到台灣。但如果主要工作期間都在美國,就需要有更多財務跟稅務上的考量,包括:以前工作年度提撥的FICA Tax(Social Security Tax+Medicare)是否有可能拿回?如果達退休年齡但在海外,是否也能提撥?如果以前有提撥Traditional IRA、Roth IRA、或401k,未來要如何才能取出?提前取出是否會有罰款或增加稅賦?先前賺取款項匯回台灣是否有可能有稅務考量等等,都直接間接跟美國稅務有關聯,也就是我最能著手、且其他人可能在近期不會分享的內容。
美國地址、美國手機低成本保留
美金匯回台灣、或美國帳戶是否能在台灣提領
- 延伸閱讀:美國匯款台灣、美國轉帳、台灣ATM提款:免手續費、國外交易費銀行整理
- 延伸閱讀:美金匯回台灣:花旗 Citibank 全球速匯、海外匯款回台灣線上操作方式
- 延伸閱讀:海外/美國轉帳到台灣:PayPal&西聯匯款轉帳方式&手續費分析
- 延伸閱讀:美國Fidelity 金融卡台灣ATM提款實測:無手續費、VISA匯率、提領流程
美國退休金退休後規劃(待完成):Traditional IRA/Roth IRA/401k
台灣戶籍制度如何建立?只有租賃公寓是否能建立戶籍?(移民二代回台灣規劃,待完成)
寫完2022年Q1 review後更新的文章
#4 每月仍有持續創作,包括生活與稅務內容
另一件值得開心的Q1成就,就是目前還是持續每週、每月的持續創作。有時候有其他事情在忙、或是剛好靈感不對、怎麼寫怎麼刪,真的會出現寫完一段文字、看了一陣覺得不滿意又全部刪掉重寫的狀況。不只是抒情、小說才會有『自己怎麼寫都不滿意的狀況』;像我最常寫的資訊整理類文章,也常常寫著寫著覺得架構不夠好懂,寫不到1/3的狀況又將架構跟順序整個大修,忙了幾天都在改邏輯架構而沒有打出很多文字的狀況。
而網站文章有一大部分都是跟疫情期間返台相關,隨著政策的持續更新,我也都會將相關文章隨政策時時更新,希望能將做正確的內容讓讀者看到(而不是看到前半個月、或前幾天才剛更新的舊政策),也因為如此,除了撰寫新文章外、也花不少時間在更新以前發佈過的文章。
能在新舊文章中找到平衡、每個月至少都還有5篇以上的文章產出,也算對自己喜歡的事物持續堅持。
2022年Q2 的展望跟期許
整理完2021年Q1的主要進度,其實也包含了2022年Q2、甚至可能是2022年度都會盡力完成的文章主題,接下來將以列點方式,讓正在收看的你/妳了解未來預計會看到哪些內容!

#1 完成近期發掘的Niche Market相關文章
如同在2022年Q1完成事項提到的『近期找到Niche Market與有相關文章的靈感』,非常非常希望在2022年Q2就能把最難寫的、跟美國跟台灣稅務有關的文章都寫完。例如:美國匯款到台灣是否要考量所得稅、若要離開美國該如何提前規劃美國退休金等有關台美稅務議題都撰寫完畢。但如果考量資料搜集、有靈感寫出架構完整的文章、還有跟相關單位詢問驗證的時間,其實最有可能要到2022年Q3才能完整撰寫完畢。
#2 按照新的會員贊助功能,調整文章排程
由於近期新會員制度上線,未來的文章排程也會相對應更改。以前發布文章流程,大多都是按照:我近期有在處理、剛好有靈感可以迅速寫完、或是依照稅務due dates的需求發布;而未來若定期贊助會員有提出關注主題,我也會將相關文章的撰寫順位往前優先撰寫,也能回饋願意定期贊助的讀者。
#3 建立免費下載文件模板,讓網站訂閱人數更多
一般能讓Blog用戶訂閱讀者增加與蒐集Email清單,最多人使用的方法就是提供免費的文件下載,而我目前想到可以免費下載的主題大概有:
- 海外資產申報需要準備的內容,以Excel方式提供,將包含Treasury/IRS的海外匯率下載方式
- 美國稅務101
- 小家庭不能錯過的稅務優惠
- 主要收入為薪資收入者可以考慮的省稅方式
- 規劃美國退休者、台灣相關checklist
- 規劃台灣退休者、美國退休checklist
#4 思考Email Marketing和其他穩定的獲利模式
如同#3討論的內容,建立免費的檔案下載清單可以蒐集Email List,除了可以找到更有收看我文章需求的讀者外,未來如果有機會推出新服務,也有較合適的清單可以發送。
R先生曾經開玩笑說:如果我花在網站上的時間(研究主題、撰寫、定期修改、還有查證等),說不定都可以再讀一個新的專業(例如美國目前薪資最高的Computer Science),而仔細想想,以花的時間跟精力來說,可能還真的能轉到更高薪的行業了。
上一段其實是另一種機會成本的的思考。雖然我也覺得是『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維備』,也就是各行各業都需要有人做,每個人的各種需求才能都被符合。但現實的問題就是:我們家中經濟主力的確是R先生,而我也可以說是在他的經濟支持下,才能不太有負擔的持續經營網站&分享文章。如同以下的延伸閱讀,我用了一年經營部落格、粉絲團的時間才賺得了$145,000台幣的收入(不是美金),以我投入的時間跟金錢報酬來看,可以說是堪比和現在Savings Account的利率一樣低(目前大約是0.5%左右)。
目前網站的主要收入都來自於廣告、Affiliate Marketing、或Referral program。廣告就是可以看到目前頁面上的Google投放廣告,而Affiliate Marketing跟Referral program,就是讀者如果點到我的連結而下單,在完全不影響購買者的價格情況下,廠商會支付分潤金或Referral bonus給分享者;另外在3月底另外新增贊助頁面也有效地在3月底開始帶來一次性收入(目前還是以單次贊助者居多)。
而就目前的收入來源跟組合,以單純支持我50%的日常花費都不一定達得到,更不用說對家庭收入有明顯貢獻,所以我在持續帶給讀者價值的同時,也需要同時思考其他更穩定的獲利模式。畢竟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即使再有熱情的創作與初心,最終如果不能達到支持自己的生活,創作的空間未來一定會被壓縮。
附註:可能有人會想:聯盟行銷Affiliate Marketing/Referral program廠商賺什麼?為什麼他要分潤給創作者/分享者?其實廠商就是把原先行銷費用、轉作Affiliate marketing的分潤金,對廠商而言也沒有額外的先行成本,且沒有成交就不用分潤;而且傳統Marketing fees投放在各類media,可能面對的群眾也不一定是他們的target customers,透過創作者的推廣,反而能更有效的面對到潛在客戶。也因為如此目前許多美國公司與商家都有這樣的計畫。
# 5 創建另一個英文網站?
『創建另一個英文網站』是我已經思考了幾個月,但還沒真正動工的事項。創英文網站其實跟Niche Market/利基市場有關、也跟我的網站定位有關。
目前這個網站沒有單純專攻美國稅務,是客觀分析來看潛在讀者真的會太少。以我現在的讀者樣貌分析,第一層就是『繁體中文』的讀者,通常是來自台灣跟香港、但主要還是台灣人或移民美國的二代為主;而第二層就是又要限縮到『有來美國、想來美國、或人已經在美國』的人;而若再以『對美國稅務有興趣或想了解』為網站精準定位,則會發現經過這三重條件篩選,符合這個條件的人將少之又少。可能最多幾百-幾千人就算多了。
而以目前網站只有前兩層篩選條件『繁體中文』+『和美國有相關』的讀者群體,比起下了三重篩選條件,至少能擴大10倍、20倍以上的搜尋量與觸及的可能。
而若要創建英文網站,一定是以美國稅務為主。以2020年全美3.295億人口而言,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有興趣研究美國稅務,但繳稅是每個美國國民與稅務居民都避不開的責任,所以未來可能接觸到的讀者有潛力比目前這個中文撰寫為主的網站多到百倍或千倍的觸及量。
但實際分析而言,美國稅務分享文章市場已經很成熟,所以我的投入也可能是進入紅海市場,花很多時間撰寫的文章不一定能像目前中文文章容易排名在Google搜尋前頁,也可能不容易被看到;而且如果要投入創建另一個英文網站,我目前規劃撰寫的內容一定會延緩或暫時停擺。
網站創建的初心之一也是想幫助和我有類似背景的台灣人,所以目前的重心還是完成我最近發現的Niche Market為主;但後續如果將台美退休系列文章寫到一個段落、且還是要考量現實問題的話,可能也必須做更現實的考量。
Summary
以上就是我的真實部落格經營心得,如果看完以上內容,願意也想看到未來的文章更新,歡迎訂閱Blog、或一起加入贊助者的清單(Aillynotes (buymeacoffee.com)),讓我能在能有更穩定的經濟來源持續創作能帶給讀者價值的好文章。也期許自己能找到一條更穩定長久經營的道路,最希望在2022年Q2 review時能有更多的新文章&好消息分享給大家~
未來會規劃更多定期贊助會員的專屬福利,有最新更新會在Blog、FB、或是Buy Me A Coffee的贊助者訊息中公布。如果看完之後有任何想分享的想法,請一定在底下留言讓我知道:)
更多部落格創立、經營心得
部落格經營心得
- 延伸閱讀:網站創立2個月Review:部落格到底能不能知識變現?寫文章就能賺錢?
- 延伸閱讀:內容變現最簡單的方式- 部落格放廣告能賺錢嗎?英文版?IG/FB也要經營嗎?
- 延伸閱讀:網站創立1年Review:超過800,000流量、斜槓人生、最受歡迎前10名文章
- 延伸閱讀:部落格收入:經營1年,用AdSense 廣告收入和聯盟行銷收入一年賺$145,000
- 延伸閱讀:部落格經營:2021年Q4總結和2022展望 – Aillynotes 美國生活&稅務
- 延伸閱讀:2022年Q1部落格經營心得:追蹤者增多、贊助會員功能上線、利基Niche
請問經營網站在美國收到贊助金額是不是沒有超過十萬不用繳稅,還是說需要申報呢?
Hi Joyce,
如果是個人創作者收到贊助,因為是基於支持創作者的目的而來,通常會被視為應稅收入,申報後視收入級距&相關扣除額後計算稅額。如果是親友贈與則是每年有贈與限額決定是否需要申報贈與稅。
Thanks,
Ai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