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最後更新於 04/30/2023 by aillynotes
我跟R先生到美國留學+留美工作目前超過5年,我們都是人生中的前20幾年都在台灣度過(不曾出國留學或是長住),直到2010以後才分別來美國讀書後就業。2020疫情爆發以來,有更多時間反思在美國的工作、生活、還有為什麼我在美國?我以後還想不想留在美國?
話說前頭
我跟R先生的年齡段30-40,目前都還在美國工作中,接下來分享的內容主要基於我們自身經驗&觀察,不代表所有/任何群體海外台灣人的想法。純粹就是想在現在這個當下,紀錄並分析現在自己的狀況,也提供給:如果現在還在決定未來人生規劃、或抱有美國夢的人,
以下內容都是我的親身經歷,不接受修改、參考、複製、或對以下內容進行二次創作後發布(但可以原網址分享)
我為什麼離開台灣?離開台灣前我有工作過嗎?
我大學科系是會計系,算是非常穩定(保守)但又很難賺大錢的專業。201X年大學畢業的時候,四大會計事務所公定價學士畢業月薪$33,000 NTD/碩士畢業月薪$37,000 NTD(2020數據:學士34,000/碩士38,000,但未來每年都有加薪幅度),不論是哪一所大學的會計系畢業,都是一樣的公定價(附帶血汗加班)。
而我在暑期實習時就去審計部,發現自己真的對審計沒興趣(做兩個月就發現不愛,實在無法想像未來要從事幾十年),所以我就找了個大台商公司,外派+海外財會部門的工作。除了工作內容吸引我之外,最重要的當然是錢。
我的外派長駐地點在深圳,累計一定上班日期就可以放返台假(機票公司出錢),海外上班時期還有海外津貼+住所謂的台幹宿舍。算是以當時我的能力條件+學歷,能找到相對高薪的工作了。(P.S. 聽當年同期神人等級的資訊,如果拿到投資銀行的Global Pay&在香港工作,聽到可以拿月薪$200,000 NTD,但我拿不到)
而在台商外派的工作,雖然月薪不比事務所高太多,但我每次都趁著年終+股票分紅,領到了當時還算滿意的年薪。也因為外派+加班關係,根本沒時間請假花錢,也就在工作4-5年的時候存到大部分留學美國的金額。也就是那一段的工作經歷,讓我感恩但又決定離開台灣。
我經歷的台灣工作環境(台商)
雖然我是外派,但因為是大型台商公司,而且所在部門是公司機密的財會單位,主管與合作對象們大部分是台灣人,所以我就把它歸在台灣工作經驗了。
這一份工作我做了4-5年,列出以下的優缺點
最大優點:薪水。
我後期大約一半工作時間在中國、另一半時間在台灣Office,但不論在哪個地點都是住公司宿舍免出錢,外派津貼+返台機票(公司出錢)+年終分紅都十分讓我滿意,尤其是老闆其實對我很好,加薪幅度也一點都不吝嗇、甚至可以說是慷慨了。
第二大優點:工作內容
由於公司大又一直在併購公司的關係,所能進行的會計系統整改非常多,絕對是我覺得很有意義又滿滿成就感的工作。現在回想還是會覺得很值得的一段工作經歷。
最大缺點:公司文化
不確定是不是所有台商都是這樣,但我待的這間公司絕對是極致/魔王台商文化等級。
我以前還沒決定離職前,一年除了有一天吃壞肚子上吐下瀉請假、還有在中國工作一定天數(週六要全天班)累計的返台假,其他時間不曾請一天事假或更多病假。
每次請假要得到主管批准真的困難,或是同事根本沒人因為私事請假,導致我也“不敢請”(所謂的奴性太重?)怕請假太多影響考績,而考績直接決定我年底會拿多少,可能會左右我年薪30%-50%的等級。
而公司每天還會有種:老闆沒走,底下員工就不能走的文化。我們部門常常要產出各類報表,所以常常處於“待命”狀態,之前常常發生的就是好不容易6點下班以為終於可以去健身房運動/或利用下班時間唸書,結果主管直接一通電話把人叫回辦公室上班的情境。也是因為這種事情發生個幾次,大家也都不敢輕易下班(被叫回來更麻煩),變成要等主管口頭同意/或主管下班才敢下班。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加班文化
也就是上述的公司文化導致了鼎盛的加班文化。回想起來在中國週一到週六上班的日子,8點以後下班是常態,雖然記得最晚就有一天曾經到1點多(但也就出現1-2次),其他時間平均落在8-10點間,長期工作下來真的十分疲累。
而且也因為長期加班,下班後也沒什麼時間休閒或自我提升,長久以往下去真的是想到要上班就心情不好,而且也一直沒有適當的休息充電。但必須強調跟工作內容無關,平心而論工作內容十分有挑戰性,且也很有成就感,不會覺得都在做重複事情浪費生命。
決定出國與留下來工作
也因為上述工作經歷,工作期間算是很能好好存錢,就在辭職後準備一年申請學校&選擇到美國念會計碩士。
但會計碩士畢業後只有一次抽工作簽證H1B的機會,我其實並沒有抽中,但趕上跟R先生一起申請職業綠卡才能繼續留美工作。平心而論,如果當初沒有辦到綠卡,我也就是畢業後一年留美工作,而後就會回台灣了(因為沒有合適的工作簽證)
延伸閱讀:F1申請綠卡 EB3時程分享(含準備材料/面試問題/I485配偶送件/EAD時程)
會不會想回台灣?
絕對會。尤其是目前正經歷2020延續以來的疫情。眾所週知美國是目前全球最嚴重的疫區之一,從疫情發展以來,已經經歷幾波的爆發期,但目前狀況算是慢慢好轉,疫苗也正在逐步施打中(只是離我們能施打得期間還要幾個月)
回想起疫情剛發生的1、2月間,在大眾交通運輸上戴口罩還會被視為異類被側目,又再次深深體會到民情與文化的不同。不是在美國出生的一代,
而且以我們目前工作的美國北加州灣區來看,生活費-尤其是房價與租金,負擔可以說是十分沉重。
延伸閱讀:美國生活費多少? 後疫情時代,在矽谷的月生活費還是至少$4,000 USD以上
延伸閱讀:美國萬萬稅-加州/矽谷工作受薪階級,可用薪資會被打6折, 7折, 或是8折?
回得去台灣嗎?
依照目前職業狀況,短期內要回台灣的確有點困難。為什麼?因為考慮工作內容與家庭整體收入。
以我的職業狀況(會計相關)其實回台灣工作,以這邊的薪水,扣掉生活費、稅金、其他花費等,其實差距可能也不大;但當然公司文化也會差異很多。(美國公司普遍對員工私生活很尊重,只要家庭相關事務請假,通常不會多問,也不太會有“是否准假”的問題)
但以R先生目前軟體工程師的狀況,回台灣能找到的工作與薪資差異很大。雖然美國就業市場也很殘酷,市場狀況不對,要裁員也是一點徵兆都沒有。
延伸閱讀:軟體工程師在美國真的可以領到千萬年薪?美國各行各業的薪資怎麼查詢?
延伸閱讀:一個矽谷工程師,在歷經公司無預警裁員後,利用38天時間找到下一個工作的真實經歷(OPT簽證)
延伸閱讀:Sr. Android 安卓工程師面試心得 – FB/TikTok/Snapchat/Uber/Lyft/Instacart
回台灣工作,會遇到的最大兩個問題
- 在台灣賺的薪資,如果要在台北買房會很困難(考慮地點與坪數)
- 軟體工程師能選擇的公司與職位比美國少很多。目前全球最多人使用的幾款App、最多人使用的平台,都是在美國有更多就業機會。
美國難道沒有缺點嗎?
台灣有台灣的問題,但美國也有美國的問題。美國最明顯的缺點就是醫療環境跟就醫制度。
美國並沒有像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所有保險都要靠公司提供或自行加買。自行加買費用十分昂貴,且有各家保險公司也有各種Plan可以選。
而即使有公司保險/或自己買保險之後,還要面臨不一定找得到醫生的問題。每一間診所或醫院都有會收的保險Plan(in network)&不收的保險Plan(Out of Network),如果是Out of Network,則看病醫療處理完,絕對會收到驚人的帳單。而如果想找到會說中文的醫生&又要收自己的保險Plan,又要做更多詢問和查找。
就算列了一清單的醫生,也要再一一聯絡是否能收新病患,就算能收也要排預約,實際上能看到醫生的機會,要經過上述整串流程才能預約完成。
有人可能會問:都到美國了,找個美國醫生不就好了?
那我們來想像這樣的情況:在台灣即使預約方便,跟醫生也都是用中文講話,會不會有時候溝通起來也只能用:醫生我這裡/那裡不舒服,東戳西戳等醫生更進一步詢問?而台灣醫生有時候講出來的回覆,身為母語人士的我們也不一定聽得懂,還要多問很多次?或是醫生說要做什麼檢查,身為母語人士聽了老半天也沒懂,回家繼續Google或是再繼續問?
如果連在台灣看醫生都會遇到這種溝通上的窘境,遑論是在美國看醫生,還要再用第一外語去溝通。不是不行,是隔行如隔山,對一個自己本來就不懂的領域,還要再用第一外語溝通,難度就是幾倍上去。
延伸閱讀:急性腹痛不可輕忽, 分享疫情期間的美國就醫 / 闌尾炎急診室開刀經驗
延伸閱讀:[美國天價醫療帳單紀錄]急診室開刀+無住院,竟然收到$35,323美金帳單?
未來打算怎麼走?
可能我本身就是很商人-逐利而生的性格,以最近幾年來看,我們還是會選能達到家庭收入最大化的美國作為主要工作地。
但不得不說,跟身邊幾個同樣處於30-40、目前都尚在美國工作生活的朋友聊天,大家心中都默默地保有:或許哪天就回台灣,或貢獻所學、或貢獻台灣GDP(消費),雖然還不知道會以什麼形式、又或是什麼時候,但聽到這些內心還是很感動的。
不論最後會怎麼發展,至少“貢獻、回饋台灣”的種子在心中種下,未來都可能茁壯成大樹供後人乘涼。
Summary
從2020以來,深刻體驗到人的渺小、世事變動之迅速與無情,這一篇文章算是紀錄近年的所思所想與感悟吧。
歡迎加入FB粉絲團,每週分享美國生活省錢&美國稅務知識。覺得內容有幫助的話,可以留言讓我知道或轉發原文連結(Link)給需要的人;也歡迎留言給我,讓我知道內容有用: )
台灣、美國生活延伸閱讀
血氧機、保健品、寄回台灣
- 延伸閱讀:美國亞馬遜Amazon下單直寄台灣,$60免運可買血氧機、維他命、生活好物
- 延伸閱讀:台灣血氧機大缺貨,是否能自海外寄給台灣親人自用?(附台灣購買方式)
- 延伸閱讀:日常保健品補充:維他命D每日建議攝取量、日曬時間、推薦Vitamin D品牌
- 延伸閱讀:iHerb海外購買維他命保健品回台灣,註冊、地址、折扣碼、EZWay申報
- 延伸閱讀:海外購物/海外寄包裹回台,EZWay實名制申報App使用方式與免稅額說明
匯款回台灣、海外信用卡可刷台灣網站的清單、捐贈機構(台灣&美國)、保留美國地址
- 延伸閱讀:美國匯款台灣、美國轉帳、台灣ATM提款:免手續費、國外交易費銀行整理
- 延伸閱讀:美金匯回台灣:花旗 Citibank 全球速匯、海外匯款回台灣線上操作方式
- 延伸閱讀:因應台灣防疫升級:不群聚、台灣社交距離App、20個生鮮購物網站
- 延伸閱讀:台灣網站可刷海外信用卡:10個海外人士購物或送禮網站(含生鮮日用品)
- 延伸閱讀:持續更新:針對COVID-19疫情可捐助的台灣官方、消防局、私人機構清單
- 延伸閱讀:美國捐贈、慈善機構挑選:組織目的明確、善款多用於成立目的清單
- 延伸閱讀:美國地址、美國轉信服務網站推薦:可幫忙收信、開信、掃描電子檔
必備藥品、保健品、醫療帳單
- 延伸閱讀:美國生活必備-醫療帳單費用談判,帳單從$882降到自付額$0美金
- 延伸閱讀:美國居家必備10種OTC藥品-感冒發燒喉嚨痛、偏頭痛、過敏、胃藥腹瀉藥
- 延伸閱讀:花粉季、過敏季、山火季必備的過敏藥(一二代抗組織胺)與空氣清淨機
- 延伸閱讀:美國就醫、預防醫療必備:60個必備的症狀、疾病、飲食計畫英文單字詞組
- 延伸閱讀:疫情期間必備OTC藥品、保健食品、PPE防護、血氧機推薦、血壓計
生活好物、生活知識
- 延伸閱讀:夏日防曬:物理防曬、化學防曬怎麼選?Baby、小孩、孕婦用哪種更安全?
- 延伸閱讀:北美出行安全自保-Self Defense自我防禦行動跟防護/防身裝備
- 延伸閱讀:Return to Office : 回辦公室上班必備防疫物品、消毒清潔方法
- 延伸閱讀:美國搬家必備的10項Check List-USCIS、IRS、USPS、銀行券商網站清單
- 延伸閱讀:美國家居生活-家居衛浴清潔10大好物推薦
- 延伸閱讀:15個在美國二手物品出清、賣二手物品的方法(電子產品、衣服、家居用品、精品包包)
- 延伸閱讀:仁山食舖(Renshinefoods)台灣食品空運大補帖-鳳梨酥、麻辣湯底、蛋捲
美國談判實例、就業市場、薪資物價
- 延伸閱讀:一個美國工作者真實告白:為什麼離開台灣?會不會想回去?回不回得去?
- 延伸閱讀:美國生活費多少? 後疫情時代,在矽谷的月生活費還是至少$4,000 USD以上
- 延伸閱讀:美國生活必備-北加州灣區Bay Area房租談判實例,每年省$5,942美金
- 延伸閱讀:美國生活必備-醫療帳單費用談判,帳單從$882降到自付額$0美金
- 延伸閱讀:軟體工程師在美國真的可以領到千萬年薪?美國各行各業的薪資怎麼查詢?
食品健康
- 延伸閱讀:美國超市Yogurt/優格/優酪乳/酸奶-40款品牌&口味推薦&不推薦清單
- 延伸閱讀:美豬美牛都有瘦肉精?8個在美國超市,買到沒有瘦肉精肉品的方法(Ractopamine萊克多巴胺)
- 延伸閱讀:持續更新:美國超市是否販售瘦肉精ractopamine肉品?99 Ranch Market大華超市
- 延伸閱讀:2021年農產品、食材該買有機Organic?(附農業部有機商品定義)
拜讀大作
深感年輕人海外工作生活之堅難.
我也是40歲自台湾移民美國
現居聖荷西
依愚之见
應當把身份问题先解決
在美國工作環境可能比台湾好
最起碼没有無盡的加班
健康保險可試試 Kaiser
這是我遇過合理的健保机構
賺一些錢
再回台湾消费
這也是我目前的做法
祝工作愉快
身体健康
保重
尤其在疫情期間
Best Regards
Jimmy Soong
Hi Jimmy,
謝謝你的留言,是的疫情期間大家都保重。
最近剛好回台灣,也是努力在台灣消費貢獻少少的GDP中。
我們之前保險都不是Kaiser, 接下來有機會一定會試試看;也希望在還算年輕的現在努力工作存錢,再等待未來可能有的美國或台灣機會。
真的很謝謝你的鼓勵,祝順心
Ailly
Kaiser有好有壞,至少手機app非常好用。
萬幸闌尾沒有破,不然不會是肚子上幾個小洞。
就Kaiser而言,提供母語就醫環境是必須的服務,您所處之地必定有母語醫生。
工作如果提供好的保險(前提),有時就醫是比台灣便宜的。
Hi 您好,
真的真的萬幸只要微創手術就能解決,真的是如果有工作提供的良好保險,扣除保險給付後通常不會收到天價賬單;但如果沒有適當的保險額度,開刀真的就會收到天價賬單了。
Thanks,
Ailly
????????
Hi Yoko,
非常謝謝你的留言鼓勵:)
Ailly
Hi 謝謝你的分享。我也有回台灣ㄧ陣子的想法。我在美國東岸待8年了(工程類的PhD加上工作),生活很規律。不過,最近剛好拿到TSMC在Arizona的工作offer(工程主管)。雖然還未決定接受,不過這工作有18個月在台受訓,之後再回Arizona。這回台受訓的要求還蠻吸引我的。請問,如過你有類似的機會,你會如何考量?
Hi William,
非常謝謝你的留言,也恭喜你拿到Offer!
如果是我的話,我可能會有幾個考量點
1. 如果在美國有同住家人,他們是否也能配合此調動(例如工作、是否正在就學等)
2. 整體package是否有漲幅,是否是自己滿意的幅度;也是否符合自己目前的職涯方向
如果上述都沒有太大疑慮,我個人會覺得是很好的試驗機會。因為有回台灣受訓的時間,也可以再次確認是否能接受台灣的工作環境氣氛、還有久違的台灣生活方式。
Thanks,
Ailly
想請問William您有接受Arizona的offer嗎?
可以認識你嗎
我也是即將要去Arizona生活的台灣人
我也是在台灣唸大學當兵工作了二年,才來美國,但也來二十年了,成家有小孩以後其實就會越來越習慣美國了
我自己也唸會計,畢業後在紐約工作,從事PE (Private Equity),有機會再交流吧
Hi Harrison,
非常謝謝你的留言,PE工作聽起來很有挑戰又有成就感,期待未來能聽到分享:)
Thanks,
Ailly
美國專業與收入狀況好太多了!等到財務自由了再回台灣就可以啦!醫療問題這麼多華人醫生,其實也問題不大。不公道的說,如果真的需要開刀的病,飛回台灣開也不是不行…
Hi Scorpion,
謝謝你的留言,最近也正在構思該如何計算自己真正的財務自由金額,然後就可以提早退休(不同地方的財務自由數字也會很不一樣),美國的長照費用很可觀,但目前還沒找到可靠的source可以估算如果要在美國退休最低需要準備多少。
美國的醫療真的是個長久問題,不論醫療費用、就診預約、等醫生等等問題都是各個關卡,而2020遇到的COVID爆發更像是個照妖鏡,連一般的Annual check也真的不敢預約。不過往好處想最近全球都在施打的疫苗,也是美國最迅速開始全面拓展且品牌也是大多數人相信的疫苗牌子,算是烏雲旁鑲著的金邊,真的需要認真考慮未來退休(且可能會比年輕時需要更多醫療資源)的地點了。
Thanks,
Ailly
Hi Ailly,
偶然看到留言講到美國醫療問題,不知道你有沒有做長照方面的保險search呢?我自己最近也在考慮,但有點卡到不確定未來會在美國或回台灣退休。如果你也有做過一些比較不知道能不能分享呢 : )
ps.看你的文總是收穫良多,謝謝你呀!
Hi Sherry,
謝謝妳的留言:)
我其實有在開始蒐集美國跟台灣退休可能發生的相關費用(包括長照、醫療等費用),但因為內容比較龐大,目前也還在草稿夾中等待完善,接下來也會持續分享,歡迎訂閱Blog更新,這樣未來就不會錯過有興趣的文章:)
Thanks,
Ailly
Hello Ailly:
我跟妳有很類似的際遇,也非常認同妳的觀點,認真覺得妳的文章很棒!我決定一直留在美國工作!哈哈,未來一起加油!非常謝謝妳的分享
Hi Shena,
謝謝收看&留言鼓勵,真的很開心能遇到知音。一起加油:)
Fighting!
Ailly
來美二十多年仍舊是心繫台灣
我也是在軟體業服務 非常了解您文中提及的在臺灣的出路限制更別提薪資上的明顯差距
只是近期回台探訪仍舊觸動了內心深處回鄉的渴望以及無法不正視的現實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 我們都能得償所願
Hi Charles,
非常能理解您的心情,祝我們未來都能得償所願:)
Thanks,
Ailly
Hi Ailly,
女兒大一,研究 education credit AOTC,不懂怎麼核算 Modified AGI,方便請教嗎?謝謝
對您筆下生活和工作,頗有感慨。女兒前陣子眼鏡刮壞重配,噴掉 450 美金……我是 MIT 護理專業,曾在美東工作十年,14 年前離美回台,再次因為錢少事多離家遠而棄走故鄉,在疫情未歇的 2021 年初回鍋內華達州,異鄉樂活打工,薪資和工作環境差異 (台護主管責任制,超時工作沒加班費,休假 line 依舊不斷),房價更是天壤之別,女兒教育機會與就業前景也海闊天空。
Mindy
Hi Mindy,
謝謝收看&留言,會把Modified AGI計算&介紹加入未來文章題材,不過目前網站上的文章排成比較滿,不一定會在下個月以前就分享完畢。歡迎訂閱Blog以隨時收看更新;如果先前曾經贊助網站/或目前是贊助者也請一定要和我說,Blog文章撰寫順序會做Prioritize。
Thanks,
Ailly